时间:2025-04-01 10:24
一、用人单位应当顺延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顺延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有:
一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是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是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是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是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当出现这些情形时,劳动合同的期限会自动顺延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但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二、用人单位顺延劳动合同须符合哪些法律条件
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顺延劳动合同需符合特定条件。
一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劳动合同应续延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
二是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伤残等级处理,以确保劳动者权益。
三是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合同顺延至医疗期结束。
四是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顺延至相应情形结束。
五是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劳动合同需顺延至退休。符合上述条件,用人单位应依法顺延劳动合同,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三、用人单位不顺延劳动合同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当出现法定情形时,劳动合同应顺延至相应情形消失。若用人单位不顺延,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的,单位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继续履行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且合同仍可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劳动者可通过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权。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签一次劳动合同管几年
下一篇:企业遗失员工劳动合同怎么办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